搜索

端午节手抄报内容

发布时间: 2025.06.16

最新端午节手抄报内容(集合5篇)。

端午节手抄报内容 篇1

赛龙舟

起源与屈原或龙图腾相关,现为竞技活动,南方水乡尤为盛行,象征团结与勇气。

吃粽子

粽叶包裹糯米、豆类、肉类等蒸制而成,南北口味各异(甜粽、咸粽),最初用于祭祀,后成为节令美食。

悬挂艾草与菖蒲

将艾草和菖蒲插于门楣,因其芳香可驱虫祛病,民间有“艾旗招百福,蒲剑斩千邪”之说。

佩戴香囊与五彩绳

香囊内装草药,驱虫避瘟;五彩丝线系于手腕或颈间,寓意辟邪纳吉,节后第一场雨时抛入河中带走灾病。

端午节手抄报内容 篇2

《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

顾太清·清

薰风殿阁樱桃节,

碧纱窗下沈檀爇。

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

野人知趣甚,不向炎凉问。

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开。

端午节手抄报内容 篇3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重五节。

就让我给你们讲述一下吧!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相传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投汩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人们把粽子投入,江河,是让鱼、虾、蟹吃饱了,别再去吃屈原的遗体。

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在我的家乡有一个习俗,就是洗“香水澡”用艾草、莆草、桃树枝、梨树枝、苹果树枝等洗干净后,放入大锅中煮,然后兑水洗澡,据说这样可防虫咬、僻邪。

无论南方北方这一天要用雄黄在儿童额头上画个“王”字,还要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人们把房子打扫干净,在厨房里洒上雄黄水,用来杀死毒虫或防止毒虫孳生。

端午节的活动可真多呀!听了我的介绍,你们对端午节也有了深入的了解吧?

端午节手抄报内容 篇4

《乙卯重五诗》陆游·宋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着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端午节手抄报内容 篇5

小朋友们,你们了解端午节吗?不了解也不要紧,让我来告诉你吧!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因为秦国把楚国灭亡了,屈原非常伤心,就跳进江中,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所以就有了现在的“端午节”。

端午节有很多习俗:画额、包粽子、赛龙舟、吃五毒饼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绑“五色线”。

每当端午节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在早上悄悄地在我脚腕和手腕上绑上五色线。听说五色线就是五条蛇,但不是五条毒蛇,它们会帮你吸掉身上的灾和病,系上五色线后洗第一次澡或第一次下雨的.时侯,要把五色线放在水中,让五色线漂走。我常常会邀请一些朋友和我一起比赛,看谁的漂得远,漂得快。

这就是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是不是很有趣呢?我们应该从小就继承宝贵的中华文化传统。

端午节古诗词

1、五月五日

(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2、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3、和端午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4、已酉端午

(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5、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6、午日处州禁竞渡

明汤显祖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7、端午词·御阁

宋代:晏殊

雕盘角黍竞时宜,组绣风华奉紫闱。

海日乍升丹禁晓,艾人晴影照金扉。

8、端午词·内廷

宋代:晏殊

百草斗馀欣令月,五丝萦后祝遐年。

洞房风暖垂灵艾,神沼波深竞彩船。

"端午节手抄报内容"延伸阅读